Weibin QU| 瞿伟斌

A Blog of WeiBin Qu.

洛阳伽蓝再记之永宁寺

瞿伟斌 / 2017-03-05


  在如今洛阳城的东郊,曾经有中国最高的建筑。它就是北魏年间修建的永宁寺九层浮屠,而这座佛塔所在的永宁寺则是当时洛阳城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皇家寺院,要知道,有“祖庭”和“释源”之称的中国第一个官办寺院——白马寺,其山门以内的面积也不过40亩,而彼时永宁寺的面积则达到98亩。据《洛阳伽蓝记》所著,永宁寺修建于熙平元年即公元516年。是由当时的灵太后下令修建的。在永宁寺中有着当时最高的建筑九层浮屠。据《洛阳伽蓝记》所著,“……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其实根据同时期的《水经注》以及之后的《晋书》所记,这座佛塔实际高度大约是四十九丈,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大约是136.71米左右,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佛塔。

永宁寺复原效果图

  据传,当年菩提达摩及禅宗的创始人达摩祖师来到洛阳后,也被这通天佛塔震撼不已,“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并称赞其是生平所见最为雄伟壮观,极佛境界也不过如此。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洛阳城,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住在皇城之内、内城之中甚至城郭之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或许就是面向佛塔,诵经祈福。彼时,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红利已经几乎消耗殆尽,战乱频起,再加上官员与皇室的穷奢极侈,这座佛塔几乎已成无数人心中唯一的寄托。皇宫里的太后和皇帝祈祷着皇权的永世传承,城内的高官贵族期许着未来的加官进爵,城外的百姓或许早已知晓今生的无奈,并许愿来世的繁华与富贵。远道而来的商人与旅客,或许才翻过邙山,或许刚渡过洛河,尚未看见城门时,便已经先看到了这壮丽的佛塔,感叹此行的终结。整座城市每天都怀着希望醒来,又在希望中睡去。在睡梦中,隐隐听到佛塔的金铃之音。

北魏洛阳城复原图

  这座代表当时佛塔最高工艺的永宁寺塔仿佛就象征着北魏洛阳城的命运。辉煌时灿烂夺目,举世罕见;而倒塌时亦惊天动地,引人哀叹。公元534年,这座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佛塔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忽然起火。因为整座塔身是由木头架成,所以很快整座佛塔便由外到内燃烧了起来。即使朝廷很快派人救火,但因为佛塔太高,人们只能望“塔”兴叹。京城内外,几乎所有人都无奈又无助地看着这曾经通天的佛塔在风雨中熊熊燃烧,恍如末日。永宁寺里的有些僧人眼看火焰无法扑灭,便从容投身火海,与高塔一同化为灰烬。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这座仅仅在这个世界出现了18年的佛塔,就在万人的哀叹和风雨中走向了毁灭。这座曾寄托了无数人的对未来及来世希望的佛塔,最终却连自己都无法保住,在烈火中倒塌。同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并分别迁都至邺城和长安。自此汉魏洛阳城这座长达300余年的锦绣帝都,逐渐化为废墟,再也没有重建。之后的隋唐时期,洛阳城在汉魏故城的西边重新修建。

  将近一千五百年过去了,当初强大一时的北魏王朝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而曾经繁华的汉魏洛阳城也早已变为一片农田,只有远处的古城墙的断壁残垣和永宁寺塔的巨大塔基默默地向路过这里的每一个人诉说着,“这里,曾经是天下最繁华风流之所在!”

永宁寺塔基

  甚至在清朝年间,洛阳当地的县令看到这土堆,以为这是旧时皇陵,不忍其就这样荒芜,甚至专门刻碑纪念,哀叹世事的变迁、王陵化为孤坟。曾经通天的佛塔如今不仅无人识得,甚至还被人们冠以皇陵纪念。那些和这座城市有关的故事都被人们遗忘了,这里所曾有的杀戮、阴谋、权势、诡计,都早已在岁月中消逝,而那些残存在黑暗中的温情与人性、爱情、情亲、友情,也都随风而逝,不会有任何人知晓。唯一留下的只有那没能阻挡住任何人的残破城墙以及只剩下地基的通天佛塔。

  如今,在其不远处310国道和陇海立交桥相互交汇,每天都有无数的人路过这里,无论白天黑夜。那些路过的人不会知道,就在刚刚,他们路过的地方,曾有着这个世界最壮观也最华美的佛塔,即使知道也没有什么,因为这样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

永宁寺塔基

以宋代诗人赵鼎哀叹建康城的词作为结尾

  鹧鸪天

客路那知岁序移

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

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

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

回首东风泪满衣